探索非遗,传承文化 ——台湾《非遗文旅•内蒙古故事》摄制组结束在内蒙拍摄

文章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点击数: 字号:

2024年7月16日至7月31日,我会接待“台湾中华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商业同业公会”3人摄制组在内蒙古拍摄纪录片《非遗文旅•内蒙古故事》。节目旨在通过拍摄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风情、非遗文化、传统美食、工艺技法以及文物保护等内容,唤起台湾观众的思乡爱国之情,加深对大陆非遗城市文化的了解。

摄制组本次采访拍摄工作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广播电视局、赤峰市委宣传部、克什克腾旗宣传部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协助。摄制组本次拍摄以“非遗文旅”为主题,聚焦内蒙古自治区的非遗文化和文旅项目,拍摄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相关内容。

摄制组在赤峰期间,拍摄了赤峰博物馆、赤峰街景、夜景、玉龙沙湖、热水塘天幕温泉、康熙浴井、贡格尔草原九曲湾、哈登布拉格非遗体验区、黄金沟生态牧场、达里湖、金界壕遗址、鲁王城遗址、耗来河、马文化表演、桦木沟国家森林公园、乌兰布统旅游区和诈马宴等,还拍摄了城南对夹、酱大骨、酸菜蒸饺、驴肉锅、捶打麻油、烤牛窝骨、一羊多吃、手把肉、羊肉肠、羊血肠、全鱼宴等非遗和特色美食,主持人还前往巴彦查干牧民家做客、体验挤马奶、在浑善达克体验沙地越野车、射箭,学做肚包肉、学习演唱长调、呼麦等。

在呼和浩特,摄制组走访拍摄了马头琴制作、托克托吹歌、赛罕剪纸、金属丝编等非遗项目,访问非遗传承人,了解非遗传承文化。马头琴传承人乌力吉大师向摄制组详细介绍了马头琴这一古老的民间工艺从选料、雕刻到做工考究的马头琴完工的全部过程并向摄制组展示了精细的木雕工艺。在拍摄托克托县吹歌时,传承人李玉红利用自家的小院教授着将近十个孩子学习吹歌,她说除了非遗文化的传承,她还希望吹歌能成为孩子们在社会上生存立足的手段。摄制组在内蒙古期间,还详细拍摄了当地有代表性的非遗和特色美食的烹制过程。摄影师表示他希望通过他的镜头向台湾观众展现古朴而又清新、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摄制组还拍摄了黄河文化神泉生态旅游景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清代古戏台古迹、窑洞文化、莫尼山非遗小镇、敕勒川草原、千古马颂演出、塞上老街等文化和自然景观,还拍摄了烩酸菜、背锅饼、米凉粉、炸油糕,黄河虾、黄河鲤鱼、海红果、抿豆面、烧麦等特色美食。

贡格尔草原、乌兰克统大草原、敕勒川草原、黄河文化神泉生态旅游景区、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等人文和自然景观画面也被摄影师收入镜头,未来观众们将欣赏到内蒙古辽阔草原令人叹为观止的自然风光。

在行程即将结束时,主持人张金宸激动地说:“我们在赤峰的博物馆看到了课本上的C形玉龙,感到非常震撼;到克什克腾旗后,我走进了歌中唱到的天下最美的草原贡格尔草原,游览了影视中展现的距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乌兰布统大草原;在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和托克托县,我观赏到了长城与黄河握手的老牛湾黄河大峡谷、神泉以及生态修复后的呼和浩特城中敕勒川草原。奔驰的骏马、草原的美食、热情纯真好客的牧民,油画般的风光美景,给我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特别是内蒙古的首府呼和浩特是一座美丽又繁荣的现代化城市,让我们很震惊,彻底改变了我们原有的想象和认知。所到之处,我们也采集到了内蒙古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收获满满。每一位非遗传承人都在认真地传承着,他们愿意将这些非遗文化代代传承下去,这让我很感动。面对大美内蒙古我们依依不舍,下次我们还会再来,把内蒙古更美好的风土人情等展现出来。”

导演黄琲兰说:“我希望台湾观众可以通过纪录片感受到翁牛特旗红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克什克腾旗草原文化的自然纯净,让台湾的观众看到不一样的内蒙古。” 她表示,此次的拍摄计划制作3集纪录片在台湾八大电视台、中华电信MOD-EYE TVYTIY旅游台、中华电信OTT、LineTV和KKTV等多家媒体平台播出。

此次摄制组通过对内蒙古自然风光、人文风情、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传统美食、工艺技法及文物保护等内容的拍摄,不仅是对内蒙古各地文化的一次深入探寻,更是对两岸交流的有力推动,必将加深台湾同胞对祖国大陆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