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 >> 新闻资讯 News>> 正文内容

2022年首期“视听微沙龙”举办,各路大咖共话北京冬奥与新媒体国际传播

文章来源:中国联合展台 作者: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31日 点击数: 字号:

3月25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主办,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秘书处、北京市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承办的2022年首期“视听微沙龙”在北京市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举行。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孔建华、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铁峰以及来自总局国际司、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中广融合公司、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新华网、咪咕、快手、世纪优优等机构代表参加了活动。

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介绍了“中国联合展台”这一文化品牌的由来,并表示策划“视听微沙龙”系列活动旨在为中国视听行业国际传播提供智力支持,推动“中国联合展台”在线平台和微信公众号更好地团结行业力量,促进行业发展。2020年,国际合作司开办了中国联合展台微信公众号,经过两年的建设,公众号已经成为解读国家走出去政策、发布行业信息、分享走出去案例和经验的综合性平台。

总局国际合作司一级巡视员周继红讲话

活动邀请到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做了“乌卡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创新路径:以北京冬奥会为例”的主题演讲,就北京冬奥会媒体宣传对中国形象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分析。史安斌教授认为,北京冬奥会的新闻传播有诸多亮点。第一,数字技术驱动创新中国形象建构。作为史上首次实现全面“上云”转播的奥运赛事,北京冬奥会获得了全球关注,数字新媒体技术开创了北京冬奥会沉浸式传播体验,是创新中国形象的集中体现。第二,通过“第三方传播”,打造“和合中国”国际形象。借助参赛运动员和媒体记者在海外社交媒体的自发传播,以“他塑”的路径表达了中国控制疫情风险,真诚欢迎世界各国运动员的热忱与真心。第三,数字化视觉传播呈现了实实在在的“文化中国”与“绿色中国”。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直观具象地传播了“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冬奥理念,向全世界讲述了绿色中国、生态文明的故事,传递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第四,兼顾感性与理性传播互动,体现“萌酷中国”。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给未来数字化公共外交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力。当前,应推动数字化体育公共外交发展,更好地适应“交往在云端”的新趋势。媒体应充分发挥技术优势,把握智能传播的风口,推动多维度国际传播。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教授进行主题演讲

自由交流环节,咪咕公司全媒体中心总经理胡进介绍了咪咕视频围绕北京冬奥会IP,运用科技手段创新新媒体业务的实践经验;环球网全球化事业群常务副总监周骥滢梳理总结了北京冬奥会外宣亮点;快手政府事务部副总裁刘震介绍了快手在北京冬奥会期间做的“连线冬奥冰雪之约专题直播”。新华网数字影视制作和展览中心总经理张祺、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刘春、新华社日本专线记者肖月、智屏时代总经理熊智辉、世纪优优李静等嘉宾也围绕国际传播与北京冬奥交流分享了观点。

东城区文化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李嘉介绍了东城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发展情况。北京市东城区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铁峰在发言中表示,东城区文化资源富集,冬奥会期间也组织了一系列相关媒体交流活动,希望与各个媒体单位加强合作,进一步推动东城区视听文化做大做强。

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孔建华指出,在本届冬奥会上,北京市广播电视局推出了18种视听应用场景,这些技术正准备向全国推广,希望中国联合展台能够在中国北京国际视听大会有所作为。目前,北京市政府正在研究制定加强和改进新视听国际传播的实施意见,设立了新视听海外协作联盟推动国际传播。他表示,北京市广播电视局将一如既往地与业界合作,传递阳光、富强、开放的中国形象。

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在总结点评中表示,此次沙龙邀请专家学者汇聚一堂,梳理北京冬奥国际传播的理念做法、成效和经验,对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意义非凡。此次冬奥会展现的国际传播力成绩斐然,通过境内外传播平台的资源整合,赛场内外的话题设置,长短视频的结合,新媒体精品节目的打造,以及对各国运动员自媒体信息的舆论引导,特别是高科技的加持,使冬奥国际传播成功地跨越了制度、文化、语言的差异,彰显了相互依存、齐心协力、共创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她指出,冬奥虽然落下帷幕,但对体育与国际传播的经验研究才刚刚开始。希望中国联合展台“视听微沙龙”继续汇聚国际传播领域的各方人士,将国际传播的经验发扬光大,构建具有说服力、感染力的话语体系,面向国际社会真正展现出客观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

中华广播影视交流协会理事长李秋芳总结点评